4月29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19年4月份“中国好人榜”,全国105人(组)上榜,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文明办选送的蔡家堡乡后湾村村民李洪占荣登榜单。
近日,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关于评选表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的通知》精神,我省拟推荐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中李洪占再次成为候选人。
荒山秃岭的家乡让李洪占萌发了种树的念头,从23岁在家乡种下第一棵树开始,一年接着一年种下绿色的希望,这一干就是63年,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树老人”。63年来,李洪占在村道边种树、在马莲滩等十余条沟壑种树,种了多少树没有人数得清。李洪占说:“上游多栽一棵树,下游能保十条命。”如今已86岁高龄的李洪占,依然植树不停,为绿化美化家乡播撒着自己的梦想。
坚定信念让荒山变绿
一路走来,李洪占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执著的信念。他用自己坚定的信念,改变了一座山荒芜的形象,用一棵树描绘大山未来绿色的梦。
初夏的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后湾村,山路蜿蜒,路旁的沟沟坎坎里,一棵棵树苗迎风挺立,枝杈间绽出一点点生命的绿意,显得生机勃勃。这里地处湟水北岸山区,常年干旱少雨,树木成活率低。老百姓们曾说,这里是个“荒土岭、栽死鸟”的蛮荒之地。
1933年,李洪占出生在这片土地上。记忆中,伴随他童年的就是一年到头肆虐的狂风和山坡上扬起的尘土,整座大山几乎看不到几棵绿色的树。
如今已86岁的李洪占站在家门口,身材瘦小、面庞黝黑,饱经风霜的脸上挂着笑,胸前的党徽格外醒目。他搓着粗糙的大手,憨憨地笑道:“我只是在山梁梁上栽了几棵树桩桩,你们还专门跑来采访我,我们农民别的不会只会种个庄稼,顺便种了几棵树而已。”
李洪占告诉记者,每年的这个季节,他都是每天6时起床,吃点馍馍喝点开水后,就扛起树苗拿起铁锹,带上干粮出门,直到日落才归。老人将其戏称为“上班”,而这个班一上就是60多年,而且,他从未打算过“退休”。
“种了60多年了,植树面积近万亩。说实话,一个人干一件事容易,但用一辈子踏实干一件事就难了!”说起李洪占,驻村干部马伟珍感慨道。
“我23岁那年,我去深沟村转亲戚时砍了几根树枝,拿到家里泡了好多天,泡出了根儿,种到了院子里。”李洪占告诉记者,从那时开始种树成了他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60多年来,李洪占参加过当年生产队组织的植树造林,后来又响应过“要致富多种树”的号召,再后来,他又在全乡第一个响应退耕还林。如今,李洪占家已是四世同堂,妻子已经离世三十年,七个儿女经常劝老人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可老人就是闲不下来:“在家里闲着干什么?我能动一天就种一天的树,树林就是我给后人留下的念想。”这是他的人生信念。
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就能创造奇迹。那么李洪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用他的信念,让一座荒山变绿了。
种树成为一种习惯
从李洪占家出来,顺着宽度不足两米的土路向东南方向行走一公里多,就到了老人说的山顶“旋帽顶”。“你们看,那个长满树的山沟沟,那就是下浪沟。”看着一条条沟壑,老人拉开了当年种树的话匣子。
“种树已经是我的一个习惯了,看见荒地变成树林林心里就舒坦。”李洪占种树习惯的养成其实起源于1982年11月,当时他代表当时的蔡家堡公社后湾村大队,去互助县政府领取奖状时,有位领导说:“上面一棵树,下面一个人。黄河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下游的人就会受灾,作为共产党人有责任保护好植被,为人民服务。”他把这段话牢牢记在了心里。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个春天,李洪占带着生产队的7个年轻人来到下浪沟种树。去下浪沟,要翻过好几个山梁梁,压根就没有路。初夏的山顶上寒风肆虐,几人每天天不亮就出发了,每人都背着树苗拿着铁锨提着馍馍,深一脚浅一脚在寒风里赶路。
“那个年代种树苦是苦点,但我们都很有激情。”李洪占说,树苗都是我们每天背过去的,我背40斤,娃娃们背20斤,一个来回是十公里,一干就是一天,饿了拿出馍馍吃两口,渴了就在沟里的溪水边上趴下喝两口,等太阳落山了,我们放好没种完的树苗,第二天再来。
他们这样一干就是三年,8个人硬是在下浪沟和周边的53.33公顷荒地上种满了柳树和松树。
如今的下浪沟是互助县蔡家堡乡植被覆盖最好的地方之一,站在“旋帽顶”上向下望去,树冠遮住了沟底,大山深处,绿意盎然。而李洪占的脚步也几乎踏遍全乡,乡里有几道山梁,有几条沟壑,甚至在哪里种了哪些树他都清楚。他在马莲滩、郭家岭沟、新泉脑沟等十余条沟沟岔岔都栽满了杨树和松树,周边的十几面山坡栽满了柠条,两个容易滑坡的山坡上种上了沙棘树。
站在李洪占家门口向对面望去,几个山头上树木林立,对面的沟里,是盘山而上的公路,公路两旁,种满了树苗,那是李洪占60年心血的一部分。对于李洪占老人来说,种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每年,他都有自己的种树计划和指标。
种树也是个技术活,60年摸索中,李洪占的“技术”越来越高。“黑刺奴好活,一棵引一棵,占的面积大,但新树活了,老树就会死;柠条皮,只要活了根就扎得深,铁锹都挖不动,不容易死;柳树、松树不需要太多阳光,阴坡上长得最好;柏树喜欢晒太阳,阳坡上才能栽得活。说来说去,人才是关键,只要侍弄的好了,树都能活。”
“种树要舍得剪树枝,树尖尖要修剪成马耳形,根部(切面)要修剪成马蹄形,要斜切,这样既防止苗子坏死,又能促使树苗根扎得深,长得又粗又壮。”李洪占自信地说。
在院子大门外的墙根下,我们看到了一排装满水的铁桶和木盆,里面插满了柳树的枝条,这些枝条如马的耳朵一样宽窄适中且顶尖向上,枝条底部被削剪成马蹄的形状,按老人的话说,马蹄底容易出根须,马耳头则有利于树苗的发芽。
春天育苗,夏天种树,秋天补栽,冬天防火,李洪占用他的两条“泥腿子”一遍遍丈量着蔡家堡的山野,却总也没个完。他的手上布满了老茧、指甲缝里塞满了泥土,双脚皴裂了一次又一次。
63年种出千亩林地
就这样,李洪占老人坚守大山60余年。面对蔡家堡乡干旱少雨、山大沟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恶劣环境和资金匮乏,义务植树响应人少的现状,李洪占始终坚守着植树造林、绿化家乡的梦想。从当上村里的护林员那天起,他便把植树护林当作了终生职业。自1956年23岁的他在村里种下第一棵树至今,63年间,李洪占义务种树2000多亩8万余株,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树老人”。他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晚夕,一生投身于家乡的公益事业。他日复一日造绿、守绿、护绿,终将昔日光秃秃的大山演变成如今纵横方圆的大林海。
人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生都做这一件事。63年来,每年一到春天,李洪占便开始忙碌起来,每天都是6点钟起床,吃点馍馍喝点开水后,就扛起树苗拿起铁锹,带点干粮出门,直到日落才归。
刚开始种树时,水是最头疼的问题。为了能及时给树浇水,他想办法蓄水。要么先挖个窝,存好水,用冰草盖好涵养水源。要么自己挖水渠,引水至能浇上水的地方,修不成渠的地方,他就用架子车拉、用马驼、用肩挑……该想的办法都想了。如今村里建了水渠,通了自来水,引进了母亲水窑项目,给小树苗浇水方便多了,李洪占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去年年底因易地搬迁项目,后湾村搬迁到了条件优越的塘川镇,原本以为老人可以歇歇了,可没想到老人已经规划出了自己种树的新路线。“以前是从山上往山下种,搬下去以后,我就从山下往山上种。”李洪占信心满满地规划着。
“有生之年,我还会继续种下去,直到拿不动铁锨,上不了山。我打算让儿子接我的班”李洪占说。老人的儿子李珍业今年已经51岁,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对种树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如今他和妻子也跟着老人种树,他们要延续父亲光荣的种树事业。
从上世纪60年代初的几百棵杨树到现在的千亩林地,李洪占一把锄头、一副肩头和一个甲子的时光种绿了蔡家堡的每个山头。而今,山已成林,树已成荫,这位86岁的老人依然在种树,他用毕生的精力换来了大家同呼吸的绿色生态。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