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4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商务部已将制定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典当行业务经营和监管规则职责划给银保监会,并要求各地主管部门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机构改革的有关要求积极配合,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开展相关工作。
业界普遍认为,监管权的转移有可能带来政策趋紧、行业洗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收窄等短期阵痛,但长期来看必是利好。对此,在金融领域深耕多年的国商控股集团董事长车健表示,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典当业务本质上都具有强烈的金融属性,却一直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本次将制定业务经营和监管规则职责划归银保监会,落实了监管部门多次强调的“凡是金融业务都要持牌经营,都要纳入监管”的总体要求,更代表了一行两会积极部署、贯彻执行穿透式金融监管的相关举措,此举必将在优化监管资源配置、防范化解套利风险等层面发挥重大作用。
类金融机构增速加快 促使多头监管格局改变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商业保理、融资租赁、典当等机构规模日益庞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登记在案的融资租赁企业数量高达10670家,典当企业8483家,商业保理公司8261家,且均处于高速增长状态。车健认为,此三类业务的本质多是基于实物制造或流转而产生的金融服务,并已在市场中异化为真放贷业务,在行业体量持续扩张的背后,监管漏洞、泡沫危机等隐患将逐步显现。因此,解决现行监管体制下存在的监管职责不清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迫在眉睫。
据商务部风险排查情况显示,在总数超过2万家的类金融机构中,有半数为空壳公司,且多从事套利业务。车健表示,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一些非正规平台利用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牌照开展违规业务,造成实体企业杠杆率提高,增加了金融系统性风险。此次将制定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典当行业务经营和监管规则职责划归银保监会,不仅有利于加强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穿透性、消除监管真空,还有望推动类金融机构向金融领域“正规军”转型升级。
中央主导、地方辅助的双层监管模式有望落地
车健在对通知文件及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研读后表示,融资租赁等业务规模虽与银行、保险等传统机构相距甚远,但其机构分散、数目众多,对于银保监会而言也是不小的监管压力。未来预计采取双架构模式,即银保监会统一制定并发布行业规范和监管办法,委托地方金融办具体落地执行。
据悉,2017年底深圳已将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典当等机构的监管职能划给地方金融监管局,目前上海、重庆等地也在推进这一监管划拨进程。车健颇有信心的表示,双轨制模式对于加强行业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甚至消除监管套利行为,三大行业有望迎来更加规范的发展阶段。
国商控股:监管有章可循 未来值得期待
在健康的市场环境下,保理、融资租赁等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专注于细分领域,并与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创新融合。作为一家资金实力雄厚、发展成就卓越的多业态、跨领域、集团化企业,国商控股集团目前已布局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业务领域,未来将进一步加快合规建设,扩大商业版图。
最后,车健总结道:“国商控股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监管政策、落实监管要求,目前集团旗下所有业务均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合法合规经营。未来,国商控股也将在规范、透明、合规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扶持实体经济向好发展!”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